“小指数”撬动“大平安”——平安天水指数发布侧记

2022-03-02   

“‘平安指数’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是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整治治安突出问题的‘指挥棒’。”

“‘平安指数’发布是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打防管控效能的重要依据。”

图片

2月28日上午,平安天水指数发布仪式在天水宾馆举行,就平安天水指数发布系统概况、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平安天水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刘天波出席活动并致辞。市人大副主任、平安天水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申君明,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平安天水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郭庆祥,市政协副主席、平安天水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崔玉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平安天水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杨耀明出席活动。

图片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天水市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促发展”“抓综治就是促和谐”“抓平安就是惠民生”的理念,始终把平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为努力方向,不断深化平安创建工作,群众安全感稳步上升。

让平安建设插上科技“翅膀”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运用新技术让平安建设插上科技的“翅膀”成为大势所趋。

为此,天水市平安办针对市域社会治理多样化、分众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聚焦实现平安建设工作“可量化、可比较,齐抓共管、精准治理”目标,成立工作专班,依托“雪亮工程”应用升级改造项目,研发了“平安天水指数发布系统”。

图片

“我们对照《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第二版)》,在反复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提取相应前提性、明确指向性、准确代表性且能够进行数据量化的纯客观关键性指标,构建了一套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来衡量和反映县区、乡镇(街道)平安建设成效。”天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平安天水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海龙说。

据悉,平安指数发布是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天水市以多渠道参与为方式,以智慧化平台为支撑,积极打造公众参与平安共建的便捷新模式,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有效汇聚民智民力,共建美好家园,从而形成人人支持平安创建、人人参与平安创建的生动局面。

实现精准化管理和实时化呈现

在当前“平安建设”全面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平安指数作为量化“平安建设”水平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既能有效推进“平安建设”,又符合“平安建设”结果量化的工作需求,积极开展平安天水指数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据了解,平安天水指数发布系统共设置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治安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法治天水建设、扫黑除恶斗争、社会公众参与、网络信息安全9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以及138个三级指标作为平安天水指数基础构建元素,内容涉及公安、消防、信访、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21个部门单位。

图片

“该系统根据各指标的相互关联程度和影响平安状态的程度配比不同权重,对具有不同度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平安指数的高效化采集、科学化统计和自动化运算,最终以指数形式直观展示,从而实现对平安天水建设状况的科学化分析、精准化管理和实时化呈现。”张海龙介绍说。

记者还了解到,平安天水指数发布系统所有数据向下延伸至乡镇(街道),随着平安天水指数发布系统的上线运行,天水市将成为全省首个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发布综合平安状态量化指数的市。

发挥基层治理“指挥棒”作用

平安天水指数是综合反映平安状态的晴雨表,以绿、蓝、橙、红分别反映各领域和县区、乡镇(街道)的平安状态,实现“小指数撬动大平安”工作目标。

天水市平安办将依据平安指数状态,客观评价不同领域及县区、乡镇(街道)的平安建设工作成效,实时掌握全市各项主要指标情况,找准短板,提前反应,及时化解,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和可预见性,实现平安天水建设的提前预警和精准防控能力,充分发挥“平安指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指挥棒”作用。

图片

“平安指数发布是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打防管控效能的重要依据,也是全市社会治安状况的综合评价,市域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指标。”刘天波说,平安天水指数将引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平安工作者,协同发力、多元共治,再创社会治理佳绩,擦亮“平安天水”名片,力争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省最前列,为“中国之治”提供新经验、新样本。